3)第三十四章 太祖誓碑_大宋的天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心存异志的乱臣贼子,造自己的反,那就是不好玩了。

  屌丝想要逆袭,朕就给你架设一部登天的梯子,成全你们。

  隋唐时代,开始通过科举制度进行选官。

  老赵决定恢复科举考试,把科举制度作为人才选拔的基本制度。无论寒门士子,还是农桑人家,学而优者,均可以通过科举考试,进入庙堂之上。

  大宋现在急需一大批国家公务员,既然这么急,那就每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。

  他将考试分为地方上的乡试、中央的省试、中央的殿试三个等级。每年秋天,各州进行乡试考试,第二年春天,由礼部进行省试考试,省试当年进行殿试。

  为防止作弊,试卷要糊名、誊录,并且由多人阅卷。现在的高考考试糊名,就是从赵匡胤的大宋开始的。

  乡试第一名为“解元”,省试第一名为“省元”,殿试第一名为“状元”。“连中三元”成为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。

  赵匡胤还打破常例,以殿试的方式对考生进行最终的考核。

  举人经礼部阅定之后,选出名列前茅者,送呈皇帝“御览”,再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“殿试”,殿试以后,不须再经吏部考试,直接授予官职。

  太祖还下令,考试及第后,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,这样,所有及第的学子都成了“天子门生”。

  皇上成了所有做官人的老师,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。老赵只用一招,就拉近了皇帝与士大夫之间的关系。尔等都是朕的弟子,朕是天子,你们都自带光芒,起码也是文曲星下凡。

  南宋时,皇帝还要在琼苑为登科进士赐宴庆贺,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琼林宴。

  “我也曾赴过琼林宴,我也曾打马御街前,”成为读书人一生最值得炫耀的荣光。

  参加科举考试需要本钱,贫家子弟往往因为掏不出盘缠而不得不放弃考试。

  这一点赵匡胤也考虑到了。

  开宝二年(969),宋太祖下诏:政府还为寒门子弟参加科举提供经济资助,发放举人“券”,凭“券”可以免费使用官驿的交通工具,还可以在官驿免费住宿。

  通过科举选官,大宋王朝的文官队伍得到了发展壮大,从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。

 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,文官出任中央及各地最高行政长官,地位居于武官之上。庙堂之上,君臣运筹帷幄,大臣和文官也敢于发表意见;江湖之中,书生指点江山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

  大宋重文轻武,地方军队经常换防,而且是军无常帅,帅无常军,无法再对中央政权造成威胁。地方安定了,国家得到了长治久安。

  赵匡胤完善和发展了科举制度,为寒门子弟、文人士大夫的做官从政,铺平了道路。使得“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”的神话变成了现实。

  除了造反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yhz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